跟着孔子去旅行之七十六:孔子登临望海楼

综合 网编 2024-05-07 08:01 28 0

郯城望 海楼

孔子登临处__孔子登山观海

我们在江苏省北部的连云港、赣榆一带活动了两天,8月13日下午3点多,又回到了山东,到了山东最南边的县城郯城。郯城像一只靴子伸进江苏,历史上长期属于江苏,后来才划给山东,现在有江苏人呼吁收回被“割让”的领土。

我们的郯城之行,主要任务之一是看望海楼,因孔子之郯,曾在郯国国君陪同下登临望海楼望海。望海楼不是楼而是一座石山,山石红色,远看像座楼,又因孔子曾登临此山,因而名之曰望海楼,位置在郯城县红花乡大尚庄。

车从南进入郯城,很快到了高峰头镇,按我掌握的位置,应该是过了红花乡,我让丕羽把车停下,向站在道边的一个年轻人打听大尚庄。一听口音,再看车牌,得知我们是黑龙江人,他十分兴奋,说他是从黑龙江桦南县来的,姓陈,他家就住在大尚庄。他说你们要是能等一会儿,我领你们去。我问要等多长时间,他说不好说。因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久等,便让他给指一下去大尚庄的路。

按照他的指点,很快我们就到了大尚庄,望海楼在村外的一座小山上,上山的路很不好走,我们便把车停在山下,徒步上山。山不是很高,我们爬上一个小坡,就到了山上,然后一直是平路,远远就看见了那座突兀而立的望海楼,有不少游客从我们身边走过,他们也是去看望海楼的。

远远就可看到山石上刻着的“望海楼”3个魏碑大字,下面有石碑一通,写着“孔子登临处”。有登石的台阶,沿台阶登上石顶,可见山石凹凸不平,有许多小坑,坑内有积水,说明前不久这里曾下过雨。有些坑很规则,排列有序,不像是天然形成的。有资料说,早在明清之际,山上曾有一座道观,也许这些遗迹是那座道观留下的。大概是这种石质较软,上面被游客刻满了字,有的还很深。山的东坡下面有座奶奶庙,庙门用一块破布挡着,里面摆着几尊就是用这种山石刻成的神像。

孔子登临处碑

孔子登临处_孔子登山观海_

在山的另一侧,有一处光滑的山石,上书《孙白林度世歌》,完全从孙膑的口吻说出。说他“辞仙侣”回到人间,遇到鬼谷子,授“兵书韬略篇”。因“庞涓荐书至”,鬼谷子为他占卦,“至宾为膑”。下山后“庞涓存妒忌”,“遭命刀悬”,不得已“假疯癫才逃脱害命圈”。回到齐国,国君让他掌兵权,“马陵道射死庞涓”。齐王想封他“一品高官”,但他想“浮云何足恋”,“辞官挂印跳出名利关”。告诫人们,不管你做多大的官,有万贯家产,“谁逃脱一副木棺到黄泉”。落款为“都昌后学王麟阙敬书”。孙白林不知何许人,有人分析就应该是孙膑。从望海楼这继续往上走,就是孙膑战败庞涓的马陵道。

相传孔子之郯,国君郯子曾陪同孔子登此山望海,因而名之曰“望海楼”。乾隆年间刊行的《沂州府志·山川》载:“孔望山,即马陵山,县东十里,东南三十里皆此山所绵亘也。相传孔子曾登之望海,故名。”这里说的孔望山,指的就是望海楼。

.望海楼上的石坑

_孔子登山观海_孔子登临处

孔子登门拜访郯子,是他们的第二次见面。第一次见面是在鲁昭公十七年(前525)。这一年的秋天,郯子来鲁国访问,鲁昭公设宴招待他。在宴会上,叔孙昭子问道:“少皞氏用鸟的名字来命名官名,这是怎么回事呢?”郯子回答说:“少皞是我的祖先,所以我知道。从前黄帝用云来记事,所以百官师长都用云来命名。炎帝用火来记事,所以百官师长都用火来命名。共工用水来记事,所以百官师长都用水来命名。太皞用龙来记事,所以百官师长都用龙来命名。我的高祖少皞挚即位时,正好凤鸟飞来,所以便用鸟来记事,百官师长就都用鸟来命名。凤鸟氏是掌管天文历法的官,玄鸟氏是掌管春分、秋分的官,伯赵氏是掌管夏至、冬至的官,青鸟氏是掌管立春、立夏的官,丹鸟氏是掌管立秋、立冬的官,祝鸠氏就是司徒,鴡鸠氏就是司马,鸤鸠氏就是司空,爽鸠氏就是司寇,鹘鸠氏就是司事。这五鸠,是鸠聚百姓的。五雉是五种管理手工业的官,是改善器物用具、统一尺度容量、让百姓得到平均。九扈是九种管理农业的官,是防止百姓不让他们放任的。自从颛顼以来,就不能记述远古的事情了,便从近古开始记述,做百姓的长官而用百姓的事情来命名,那已经是不能照过去办理了。”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很感兴趣,便亲自拜见郯子并向他请教学习。孔子听了郯子的讲述之后,大受启发,告诉别人说:“我听说在天子那时失去了古代的官制,而官制的学问却保留在四方的边远地区。这话是可信的。”(《左传·昭公十七年》:“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足见孔子这次拜会郯子,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同时他又觉得还有些问题没弄明白,所以转过一年,他又亲自到访郯子国,继续向郯子请教关于官制的问题。后来在郯城,曾有人建过问官祠以志纪念。

孔子见郯子那年是27岁,那么“孔子之郯”又是在什么时候呢?据明万历十一年太医院医士官蒋劝所书《重修倾盖亭记》载:“按史记:孔子适郯,遇程子琰本于途,倾盖相语竟日,甚欢,顾谓子路取束帛以赠。稽其时,鲁昭十七年适郯问官或其时欤?”他认为孔子之郯是郯子到访鲁国的同一年,而元人程复心则认为是一年以后的鲁昭公十八年。

孔子在郯国待了多长时间,跟郯子都谈了些什么,史书无载,估计主要内容还是与官制有关。

我们在望海楼上看我们来的路,是一个弧形,我们想如果取直走会近很多,结果走了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经向老乡打听,才又回到我们停车的地方。回到大尚庄,没想到又遇到了桦南县姓陈的那个小伙子,让我们到他家里坐坐。因天色已晚,我们谢绝了他的好意。

望海楼在郯城县大尚庄

孔子登山观海__孔子登临处

我们离开大尚庄的时候,已经5点多了,天还下着小雨。这附近还有两个项目要看,一个是郯子庙,一个是郯子陵。我跟丕羽商量,今晚住郯城县里,明天再过来。他说去看吧,说不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事。因此便把车开进归昌乡郯子庙村。

我们的车七拐八拐,进了郯子庙村,路还算好走。进村后就看见了路边的“郯庙”村碑,有三个小孩子在碑上摔泥巴玩,看我们来拍照,孩子想走,我让他们别动,继续玩,拍了张孩子在碑上的照片,丕羽也跑过去,跟孩子合了张影。

郯子庙村

孔子登临处__孔子登山观海

我们向村民打听郯子庙的位置,村民说在村委会院里,村委会就在碑的后面,门上着锁。我们问怎么能找到钥匙,村民说在村长手里,并告诉了村长家的位置。我又问郯子墓的位置,他们说从村里出去,有一里多路,在稻田里。

我们看天快黑了,决定先去看郯子墓。去郯子陵的路十分难走,土路上坑坑洼洼,到处是水。我们出了村,看到右手方向是一大片稻田,在稻田里,有一通倾斜的碑,那就是郯子墓碑。我们把车停在路边,看到稻田地边立着一通碑,上书“郯子林”3字,碑的后面是关于郯子墓的介绍:“郯子林位于郯城县城西南4千米之高峰头镇西曹村西南,郯子为郯国国君,以其仁孝、德政、博学等载入《左传》等史籍。墓林始建于春秋,明、清屡有修葺,至康、乾时墓高十丈,周十数丈,林地50亩,松、槐等数千株,其最者可二人合抱。墓冢巍峩,林木葱郁,为郯邑之胜地,惜日伪和文革时期,迭遭破坏,现仅存墓碑一通。保护范围,以墓碑为基点,向东、西、南、北各60米,总面积14400平方米。保护范围:向四周各外延8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所谓的林,变成了现在的绿油油的一片稻田。

郯子林

_孔子登临处_孔子登山观海

碑的下边有一道檐,仅能容半个脚。我把着碑,踩着檐,一点一点走过去,沿着田梗向田中间的郯子墓碑走去。丕羽跟在我的后面。水稻已长得很高,上面都是露水,我们的裤子都被打湿了。走到碑前,仔细辨认碑上的字,大部分都可辨认得出来,上面的一行大字写的是《重修郯子墓碑》,下面是碑文:“溯郯子生春秋时,食采于郯,子爵,附庸在鲁。周景王二十年秋,郯子朝鲁,昭子问曰:'少昊氏鸟名官,何故也?’对曰:'吾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师而鸟名。’孔子闻而学之。予尝读史至此,慨然曰:'郯子其贤名乎?不然其何以得孔子之往学耶!’庚申八月,予铨补,得授郯邑,即古郯子国也,心喜之。十月抵任,即访求郯子遗址,适广文曹君因公入署,揖予而言曰:'邑东南有三圣庙,合祀孔子、郯子、老子。庙迤北二里许,有郯子墓,春秋俎豆。自明万历重修,岁久坍塌,其陵木亦尽凋零,无复存者。邑诸生因积庙地之余租,鸠工加筑,增高一丈,周十丈,巍峨改观。墓地计六亩许,第不可无树木以荫墓地而妥厥灵。’予闻之,欣然而乐输,与曹君暨诸生等各捐柏树,共千余株。条理井然,划若列眉。可睹郁葱之像。神惟人依,知郯子在天之灵,实式凭之。而吾因之有感矣。郯子殁于周代,迄今数千百年,其中沧桑屡更,何有一掊之土?乃郯邑之人不忘其前代贤君,历代重修,永祀不替。则郯子当年治其国而泽其民者,一何入人之深,以至斯极也。是虽郯子之道,有以改之,而实郯子之德,有以成之也。官斯土者,典型俱在,能无闻风兴起以冀嗣徽猷于万一哉!时墓工告成,曹君请言于予,予谓今日诸生之盛之举,即子郯子昔日亲贤乐利之所留贻也,曹君诸生其以予为知言否耶?是为序。”落款为:“特授山东沂州府郯城县知县前知山西宁武府宁武县第加一级纪录四次王渤撰,捐树五十株。大清乾隆六年岁次辛酉四月十九日立石,邑庠生侯长书丹。”

歪在稻田地里的郯子墓碑

孔子登临处_孔子登山观海_

我们从郯子墓再回到郯庙村,天已经有些黑了。在村里找到了村长孙守才,还有他的儿子孙中涛,一起来到村委会。在村委会的院子里,孙守才指着左手方向的一块空地说,这就是郯子庙遗址。空地上立着几根石柱,那就是郯子庙的遗物,还有一株老槐树,据说明代就有了。

郯子庙遗址

孔子登山观海_孔子登临处_

郯子庙仅存的大槐树

孔子登山观海__孔子登临处

孙守才对当年的郯子庙了解的十分清楚,他说,原来的郯子庙占地面积大约有十多亩,由庙宇和戏台两部分组成,庙宇在北,庙门前50米为戏台。庙宇为青砖结构。当时庙里供奉着老子、孔子和郯子三圣,郯子在大殿中靠北,东间为孔子像,西间为老子像。东西两山墙还有四配像,东为颜回和曾参,西为子思和孟轲。

右手方向立着数通石碑,其中三通的碑首大字可以看到,一通写的是《修郯子庙碑记》,另两通写的是《重修郯子庙碑记》,显然都是古代的遗物,但具体时间和碑文都看不很清楚。还有一通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碑后的文字说:“文革期间庙宇被毁,现仅存古槐一株,石碑三通。”

跟郯子庙村村民合影

_孔子登临处_孔子登山观海

据孙守才说,有关部门正在规划,在这里建一座郯子文化园,把这里的郯子庙、郯子墓都包括在内,这里的村庄都要动迁。

但愿!

2013年9月6日第一稿

2013年9月16日第二稿

2014年5月27日第三稿

梅吉庆简介:

著名传统文化学者。195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郊区。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在研究孔子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自2012年以来,曾先后三次重走孔子路。出版有旅行记《跟着孔子去旅行》(上下册),摄影集《孔子周游地域影像志》两部力作。

项目简介:

读者在作者的带领下,走回了历史,走进了孔子的生活,就好像一个活生生的孔子站在你面前。人们会清晰的看到孔子是怎样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圣人的,成长为受人尊敬的“至圣先师”以及“万世师表”的。

我的旅行记《跟着孔子去旅行》

_孔子登临处_孔子登山观海

我的摄影集《孔子周游地域影像志》

_孔子登山观海_孔子登临处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