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的结局

文化 网编 2023-11-14 09:03 92 0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_苏格拉底和柏拉图_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

周祝红老师解读《理想国》视频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_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_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周祝红,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科学思想史、科学哲学、美学。

走进《理想国》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_苏格拉底和柏拉图_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_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_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_苏格拉底和柏拉图_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

为什么自然科学经典要从古希腊哲学开始?

因为古希腊哲学是科学的母体。在古希腊时代,科学与哲学是一回事,都是追根溯源的活动,拥有理性和自由的高贵基因,它的表达形态是思想,是思想的纯粹化、深入化、系统化,是“知识”、“科学”、“洞见”。古希腊的“科学”至少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指一切有条理的知识或学问;其次是普遍性的真理,是洞见。

古希腊哲学孕育了原初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如果我们把科学看成有生命的整体,从种子萌芽成长,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科学的遗传基因(思想、方法、精神)就镌刻在古希腊哲学中,特别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鸿篇巨著中。如果想认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有一个直观的方法,就是去看一幅世界名画——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所画的《雅典学院》。

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_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_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_苏格拉底和柏拉图_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

不难看出,位于《雅典学院》中心位置的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一个指天一个指地,好像是在激烈争论着。

他们也确实在争论着,在哲学思想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确有分歧。

让我们先走进柏拉图吧。

柏拉图出身雅典名门望族,原名亚里士多克勒,因为他前额宽广、体格丰美、知识广博而被尊称为柏拉图(有平坦、宽阔之意)。

青年时代的柏拉图曾投身政治,不仅是个运动家,也是诗人。有一首赠给他最好朋友阿斯特尔的诗歌,意象隽永,传诵至今:

“我的阿斯特尔,你仰望着星星,

啊,但愿我成为星空,

这样,我就可以凝视着你,

以万千星星的眼睛。”

柏拉图20岁那年,父亲带他去见苏格拉底。相传,在柏拉图去拜见苏格拉底的前一天夜晚,苏格拉底梦见一个天鹅落在肩上,翅膀很快长大,展翅高飞,唱着动人的歌。

自此,柏拉图追随苏格拉底,完全献身于哲学和科学的研究。并且,他也并不满足于苏格拉底的智慧和教导,同时还探究了前苏格拉底时代哲学家们的思想,特别是赫拉克里特、毕达格拉斯学派以及巴门尼德的学说。

好景不长,在师从苏格拉底学习8年后,他仰慕的老师苏格拉底却被自由而民主的雅典城邦判处死刑。

原本,苏格拉底是可以不死的,他的学生和朋友们早就花钱安排好要帮助他逃走,可是苏格拉底却表示,要作为雅典公民服从雅典法律的判决,也就是服从自己的自由意志,实现前后一贯的人格。他饮下毒酒,从容赴死。

“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思想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被后人反复解读。有一种说法是,苏格拉底是要把自己的一生塑造成为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伟大的艺术作品需要一个辉煌的结局。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_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_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_苏格拉底和柏拉图_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

老师死后,柏拉图逃离雅典,四处游历,足迹遍及希腊各地、非洲和埃及。最后,在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城边一个叫阿加德米的地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学院,研究学问,教授知识,这个学院一直传承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罗马皇帝下令关闭。

苏格拉底之死使柏拉图极为震惊,促使柏拉图深入思考政治哲学问题,并在《理想国》中做了系统表达。

《理想国》是柏拉图思想最为成熟时的著作。柏拉图构想了一个理想化的政体,讨论这个“理想国家”的社会体制、治国原则、正义的本性、公民的理想人格、社会各阶层的教育、哲学家的培养、艺术的本性和社会功用等问题。虽然《理想国》主要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但其中三个著名喻像,“洞穴之喻”、“线段之喻”和“太阳之喻”也是科学认识论的经典文本,塑造了西方看待世界的独特眼光,两千多年来被思想界不断诠释,可谓震铄古今。就让我们打开文本,追随柏拉图探寻知识的本性吧。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_苏格拉底和柏拉图_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

一、认识论

1、洞穴之喻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_苏格拉底和柏拉图_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

柏拉图想象一个洞穴: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_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_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_苏格拉底和柏拉图_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

洞中的囚徒被绑在洞壁上, 只能看见影子,只能听见回声。由于他们从小就生活在那里,因此,将山洞中的这些影子和声音当成了真实事物。假如其中一个囚徒得到了自由,走出洞穴,这个人会怎样呢?他会十分迷茫,因为他眼前的一切都是他从未看到过的。可是,一旦当他走到湖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时,如果湖边有树,树会有倒影,有马,马也会有倒影。他会很兴奋,这才是他所熟悉的啊,他很快就会将水中的倒影和自己关联起来。最后,他终于认识到过去在洞穴中所看到的只是真实世界的影子,甚至是影子的影子。

可见,在洞穴寓言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洞穴中所看到的影子的世界,另一个是洞穴外与影子相关的真实世界。柏拉图用这个寓言来说明,其实我们日常所看到的感性世界就好像洞穴中的影子,而我们就好像是洞穴中的囚徒,在这个可见的物质世界之上还应该有一个被称之为“理念”的世界,这个“理念”的世界对应洞穴寓言中洞外的真实世界。

囚犯挣脱桎梏爬出洞外,才看到了真实的事物,看到了照亮世界的太阳。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他先看到地上的阴影,水中的倒影,再看阳光下真实的事物,最后才能看太阳本身,看太阳也不能持久,只是瞬间就会“迷狂”。

这样认识就分为四个层次:想象(阴影)、信念(倒影)、理智(看见事物)、理性(看见太阳)。显然,我们要能看见真实世界,关键是要有光,“理性之光”。要想提高认识的层次就是要透过“阴影”或“倒影”去追溯背后的“事物”本身和照亮事物的“光”——“太阳本身”。

2、线段之喻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_苏格拉底和柏拉图_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

柏拉图又进一步区分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_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_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_苏格拉底和柏拉图_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

由“洞喻”,柏拉图引出另一个喻像——“线喻”。柏拉图用线段比喻人的知识,知识的线段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称为可见世界(或实在世界、物质世界),对应洞穴中的“影子”和洞外水中的倒影;另一部分称为可知世界(或真实世界、“理念”世界),对应洞穴外“真实”的世界和光。柏拉图认为:可知的“理念”世界才是“真正的存在”,永恒、不变、完美;可见的感性世界只是“真正的存在”- 理念世界的摹本,是暂时的、变化的、不完美的。

可见世界是感官感知的世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想象”和“信念”。“想象”最不可靠,是感官的幻觉,或者是一些不真实的影子,如同镜花水月;“信念”好像是真实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感性事物,就不再是影子了,但它依然属于意见。可知世界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理智”和“理性”。理智一般体现在数学和几何知识里。例如欧几里得几何,是从假定的一些公理出发,然后通过逻辑推演出所有其他的定理定律,这就叫理智。理智是确定的,是真理,是洞见。属于理智的公理本身是自明的,并不需要证明。但柏拉图认为这还不是最高的知识,我们会疑惑:数学的定义和公理,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没有被证明的知识,我们是如何知道的?理智为什么能够“看到” 这些公理呢?这就需要向上追溯,追溯到一种更高的知识,也就是理性。理性的最高追求是达到“善的理念”。

我们的认识,就是这样,从低到高,不断向上攀升。

3、太阳之喻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_苏格拉底和柏拉图_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

在可见世界,因为有太阳、有光,我们才能看见感性事物;在可知世界 ,“善的理念”如同太阳,照亮了自然和精神。柏拉图认为,这个最高的“善的理念”是人的能力所不可能达致的,就像我们实际上不可能直接去看太阳,如果直接看太阳就会眩晕,柏拉图称之为“理性的迷狂”,我们只能在瞬间看到那个“善的理念”。

求知的过程,是心灵不断从可见世界攀升到可知世界的“上升之旅”。最高的知识,是用心灵的眼睛看到“善的理念”,看见“理性之光”,这要付出巨大的辛劳。柏拉图又认为,“善的理念”是彼岸的,现世的人类精神不可能达至,最多只能在“理智的迷狂”状态“直观“到,就如同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感到晕眩一样。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_苏格拉底和柏拉图_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

二、本体论

洞喻、线喻、太阳之喻都区分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可知世界是一个“理念”世界,那么什么是 “理念” ?“理念”世界真的存在吗?科学属于可见还是可知世界?

1、理念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_苏格拉底和柏拉图_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

其实不仅仅是柏拉图,古希腊的哲人们一直都在尝试着区分感性与理性,认为理性知识是可靠的,是洞见,感性知识不可靠,只能是意见。

柏拉图的思路也一样。“理念”,它的词源是一个动词,本来的意思是“看”,变成名词就引申为看到的“相”。肉眼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感性事物的形象,而我们的理性看到的那个形象是“理念”。“理念”只有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

感性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感性不可能对它形成真理,只能形成意见。如何形成真理呢?需要找到变化背后的普遍性、确定性、“统一性”,或者说“理念”。具体说来,就是要给感性事物下一个普遍性的定义,定义指向共相——“理念”。个别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只有理念才永恒不变。我们肉眼看不见“理念”,但能去思考它,能用心灵的眼睛直观到,是洞见和真理。

例如,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可以看见一个个具体的红马、白马、黑马、黄马,可是,什么是马?你要给马下一个普遍性的定义,才算是对马有了确定性的认识。马的定义指称的是马的“共相”,是马的“理念”,不会因为感性的、各种各样的马而发生改变,而现实中的个别的马是因为分有了马的“理念”,才能称之为马。

分有是柏拉图的一个很特别、很独特的概念。

例如,我们赞美一个姑娘美得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柏拉图会认为姑娘之所以美是因为她分有了美的“理念”,或说以自己的方式模仿了美的理念才是美的。不仅仅是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植物动物、人造的器物…...都以不同的方式分有了美的“理念”才是美的。“美的理念”不是美的人或事物,而是美本身。

2、理念世界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_苏格拉底和柏拉图_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理念,构成了可知世界、理念的王国。

柏拉图认为,我们在做人之前,生活在彼岸世界,我们的灵魂居住在彼岸的理念世界里,认识了天上所有的理念。而我们降生为人的时候就堕落了,灵魂就被肉体所遮蔽,就忘记了天上的知识。但是,当我们看到天地万物,就能唤起我们内心对理念的记忆。

早期,柏拉图理念的王国是一个由低到高的等级体系:最低层次当然是人啊、苹果啊、马啊这些感性事物的理念;高一层次的是数学理念;再高就是一些普遍性的范畴,如存在与非存在,质与量等等,再上一层就是抽象的精神性事物,比如说勇敢、正义、美;最高的,就是善的理念。

后来,柏拉图对理念世界进行了比较大的修改,特别强调世间万物是由有几何结构的粒子构成,可简化为数的理念。比如说土元素是正六面体、火元素是正四面体等等。“善”也演变为一个造物主的概念。理念世界依据数学原则创造出感性世界。

3 、科学知识属于理念世界。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_苏格拉底和柏拉图_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

科学知识是真理、洞见,作为具有确定性、可靠性、系统性的知识,属于理念的王国。

如何才能进入科学的理念王国呢?

回想一下柏拉图“洞喻”是如何开始的。他说,受过教育和缺失教育对人的本质影响就好比是“洞喻”的情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就像在洞中被束缚的囚徒,只能看到“阴影”;而受教育的人他就可以向上攀登,能够“看”到真理,获得解放。

所以说,接受教育是不断追求真理、不断向上攀升的一个过程,从可见世界到可知世界是心灵的上升之旅,就是心灵不断提升自己朝向那个可知的王国,当然这是个费力的艰难的过程。

科学探索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历程。每一个取得巨大成功的理论,都不一定是绝对真理,都有可能有自己的边界和局限,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辛,永无止境。

互动话题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_苏格拉底和柏拉图_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

1、为什么学习自然科学经典要从古希腊哲学著作《理想国》和《形而上学》开始?

2、心灵的眼睛如何能够“看”到“理念”“共相”?理智直观何以可能?

亲爱的读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主讲人周祝红老师、也和其他读者交流。小布将从本期留言中选取一位幸运读者,赠送图书一本。获奖名单将于下期公布。

上期奖项揭晓

恭喜上期推文:的读者 “” 获得一本小布送出的图书,请留言告知你的学号/工号和手机号码(校外友人请留下姓名、手机号码、快递地址),小布将尽快安排发放奖品。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_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_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

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_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_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聆听“一生之书”

阅读“人生之书”

编排:申艳

封面设计:刘贝贝

图片来自网络

审核:陆敏

亚历山大柏拉图苏格拉底_苏格拉底和柏拉图_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

投稿邮箱: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