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登基的事情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质疑?

历史 网编 2023-10-19 09:39 118 0

所有的清朝皇帝中,为什么只有雍正皇帝的登基是备受质疑的呢?那些关于雍正皇帝阴谋篡位和篡改诏书的野史传说又是怎么来的呢?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皇帝登基都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会张贴文书昭告天下,唯有这位雍正皇帝登基时引起民间上下议论纷纷。

都说这个雍正皇帝不是光明正大登基的,他登基做这个皇帝有很多的疑点,甚至有人说雍正不是合法的接替了康熙的皇位。

这也是大清朝留下的诸多遗案中最为扑朔迷离的一桩遗案,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个雍正皇帝,他是否真如民间传说的那样是属于篡改了诏书登基做的皇帝。

根据 民间的野史传说,康熙皇帝本来是要将皇位传给14皇子的,结果雍正皇帝联合了大臣隆科多,将传位诏书上边的传位十四王子的“十”,上面添了一横,下边填了一勾,结果就变成了传位于四王子。

所以民间野史就传说雍正皇帝是篡改了诏书,登基当皇上的。

还有的野史里说雍正皇帝在他父亲康熙临死之前,曾亲手给他的父亲康熙皇帝敬献了一碗参汤,结果康熙皇帝喝下这碗参汤之后就立刻驾崩了。

雍正皇帝

这又给雍正皇帝罗列了一个新的罪名,说他是轼父篡位。

这些民间传说都对雍正皇帝获取皇位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

那么这些民间野史的质疑声是怎么来的呢?

原因就在于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因为立储的事情发生了很多风波,所以康熙皇帝就决定改革立储的程序。

改革后的立储合法程序是这样的:有康熙皇帝亲自拟定了两份遗诏。一份放到一个铁匣子里,有保镖们放到正大光明匾的背后,一份密封后交由诸位王公大臣保管。

等到有一天康熙皇帝归天后,众位大臣取出藏于正大光明匾后的铁匣子里的诏书,然后和自己手里边保管的传位诏书相互对照,确信两份诏书的内容是一致的,之后就可以昭告天下,宣布皇位继承人。

这就是当时康熙制定的传位的合法的程序。

那么雍正皇帝登基的事情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质疑呢?

原因就在于康熙归天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在身边。

那一天康熙皇帝感觉到身体不适,说自己要休息。便将身边所有的人都赶着出去,包括大臣和所有的嫔妃都没有在康熙身边。

康熙归天的时候只有一个太监在身边服侍他,这个太监一看到康熙皇帝好像不行了,就特别的恐慌,急忙跑出寝殿,向外边的护卫首领也就是步兵统领隆科多汇报,隆科多当时就把这个事情压了下来,密不发丧。

但是这个步兵统领隆科多做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 ,隆科多急忙找人秘密的把四皇子胤禛请了过来、商议皇上的后事。

一直到七天之后才对外发布诏书,昭告天下康熙皇帝驾崩了。这时候才拿出皇帝康熙的遗诏,并让众位皇子跪听遗诏,康熙皇上的遗诏写的是,由皇四子,胤禛继位。

这个宣布遗照的过程整整拖了七天,有点不符合康熙皇帝定下的程序,这也就是为什么民间对雍正皇帝登基有诸多的质疑之处。

所以民间就流传着雍正皇帝找人篡改了诏书,把原先康熙皇帝写的传位诏书上的传位十四王子,改成了传位于四王子。

但是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这个传言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清朝文书在写传位诏书时是有一定的格式的,诏书里都会写成:传位皇十四子,而不是写成民间传说中所谓的:“传位十四皇子。”

所以若是将传位诏书里的“传位皇十四子”里的十改成“于”,那么整句话就变成了“传位皇于四子。”

这样的语句格式也就变成了一个大笑话,是读不通也是宣读诏书时行不通的。

还有就是清朝那个时候使用的汉字里,这个“于”是繁体字“於”。要把这个繁体字“於”,改成简化字“于”,几乎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另外就是,康熙在书写这个传位诏书时,是使用满文和汉文个书写一份,满文里的诏书内容和汉文里的诏书内容是一模一样的。

大家都知道满文里的字书写的弯弯曲曲,改动起来相当困难,要改动一个字而不留下一点痕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所以,即使假设你有能耐把汉文里的传位昭书改了一个字,那么满文里的传位诏书,你也无法改动。

所以通过以上事例分析,可以得出,民间传说中说雍正皇帝通过篡改诏书,继承皇位这么一个传言是站不住脚的,也是不成立的。

另外,民间还有一个传言说:……康熙皇帝在临死之前,雍正皇帝给康熙皇帝敬献了一晚人参汤,然后康熙皇帝就死了……,

这个传言更是有点可笑,因为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康熙皇帝在饮食上吃任何东西之前,都要有身边的太监,先品尝一下,确认没有毒之后才会敬献给康熙皇帝吃。

就是康熙皇帝的儿子敬献的食物也不可能破了这个规矩,四阿哥胤祯亲自端了一碗参汤给康熙皇帝灌下去,这怎么可能呢?

所以关于雍正皇帝杀父篡位这一条也是站不住脚的。

既然篡改诏书继位和杀父篡位这两条都站不住脚,那么民间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关于雍正皇帝篡改诏书继位的传言呢?

在这件事情里,不得不提到一个清朝的一个读书人,这个秀才的名字叫曾静。

这个曾静当时已经60多岁了,仕途很是不顺,科举考试也没考上,没有做官,就感觉到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抱负得不到施展,每天呢就开始胡思乱想。

曾静经常到茶楼听书,就听到了很多民间关于雍正皇帝是篡改诏书继位的传闻。

曾静本人对这些传言深信不疑,他认为这些事情极有可能就是雍正皇帝干的。

所以,在雍正六年,曾静给当时的川陕总督,当时的清军名将岳钟琪秘密送去了一封信。这位川陕总督岳钟琪是著名宋朝爱国将领岳飞的后人。

曾静在给清军名将岳钟琪的信中,列举了雍正皇帝杀父篡位,屠弟的种种恶行,并给雍正皇帝,列出了十大罪状。

并且鼓动清军名将岳钟琪,为了民族的大义,起兵造反,推翻满人的统治,恢复汉人的天下。

秀才曾静

后来曾静就被人告发了。雍正皇帝早就为有人说他是篡改诏书继位这件事情感到窝火,就想趁此机会给自己正名。

所以他就让人把这位曾静接到了皇宫,雍正皇帝在办公室里边,另外设了一张桌子,让曾静坐在自己对面,看着他办公。

雍正皇帝很是勤勉,每天早早的起来就办公,每天晚上批折子都是被到了后半夜才上床休息,一天只睡四个小时。

吃饭的时候雍正皇帝就是一碗米饭,两个小菜,却吩咐太监们给曾静好酒好饭的招待。

曾静亲眼目睹了雍正皇帝的勤奋与节俭、十分感动,亲自写文章,将自己在雍正皇帝身边的所见所闻,昭告了天下。

雍正皇帝又亲自动笔,针对曾静给他列举的十大罪状,写了一篇驳斥的文章,后来这篇文章也被印刷成了书,名字叫。

这本书其实就是雍正皇帝针对民间的传言进行的一本自辩状,但是没想到这本书的发行,却给雍正皇帝带来了更大的负面效应。

康熙皇帝与少年乾隆

因为好多民间人士看了这本书之后,都认为雍正皇帝其实是在欲盖弥彰!……

很多人觉得如果你雍正皇帝真的没干篡改诏书和杀父篡位的事情,你何必要这么认真地进行自辨呢?

所以这本的发行,让人觉得雍正皇帝有点越描越黑的味道。

后来雍正皇帝在后期也觉察到了发行这本书这件事情有点不对,就下药开始从民间把已经发行出去的这本书进行回收。

到了他儿子乾隆皇帝登基的时候,乾隆皇帝对回收这本书做的更是过火,在乾隆皇帝时期,凡是发现谁家有这本存在,那么有这本书这家人全家都要杀头。

可以说,这本书在乾隆皇帝时期真正成了一本禁书。

这种前朝官方公开发行的书,到了后朝却成为禁书,这种事例是历史上从来都没有过的。

所以雍正皇帝发行《大义觉迷录》这本书为自己自辩,方法上显然有些问题,可以说有点弄巧弄巧,这也让民间关于他杀父篡位、篡改诏书的传言,更加疯狂流行起来又一个原因。

其实我们还可以在康熙晚年的历史记载中找到一些康熙皇帝可能会传位于四阿哥胤禛的真实证据。

雍正皇帝与少年乾隆

允礽第二次被立为太子的时候,胤禛也被康熙皇帝突然提拔重用起来,被册封为雍亲王,并受皇命允许在圆明园内居住。

圆明园距离康熙皇帝居住的畅春园距离非常之近,这也给康熙皇帝和胤禛的交流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晚年的康熙皇帝,大部分时间都在畅春园居住,距离上的优势让皇四子胤禛和父王有了更多的亲近机会。

据清宫档案记载,自从四阿哥胤禛班到圆明园居住之后,康熙皇帝总共有5次亲临圆明园游幸,赏花。

第五次是公元1722年的3月25日。这一天中午经四阿哥胤禛邀请,康熙皇帝专程到圆明园赏牡丹花,陪同康熙皇帝赏花的,还有胤禛的儿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康熙皇帝见到了聪明伶俐的弘历之后心中非常喜爱,随后便传旨把弘历带入皇宫之中培养。

随后的几年,康熙皇帝就像发现了一个宝藏一样,经常把自己的这位皇孙带在身边,亲自调教。

可以说康熙皇帝对皇孙弘历的喜爱,也是促使他最后传位给皇四子胤禛的原因之一。

因为康熙皇帝活着的时候从对身边的大臣们说他有意让弘历以后继承大统。

但是大家想想看,如果康熙皇帝不把皇位传给四阿哥胤禛,那么以后弘历继承皇位当皇帝则几乎没有可能。

圆明园里的雍正皇帝

因为雍正如果继承不了皇位那么他这个做儿子也不可能继承皇位。

据历史学家们研究,康熙皇帝来圆明园赏牡丹,春天的这场精心安排的会面意义非常,他极有可能让康熙皇帝内心的天平最后偏向了胤禛这一边!

后来康熙皇帝对胤禛的信任,也可以由他委派给胤禛的重要事务中看出一些端倪。

在公元的1721年这一年,是康熙皇帝登基60年的大庆,胤禛被妻派往关外盛京的祖陵内去祭祖。

公元1722年11月初九日,也就是康熙皇帝驾崩的前四天,胤禛再一次被委以重任,被委派到郊外的天坛去举行祭天大礼。

因为按照清朝的常例,像祭天这样的大礼都是由康熙皇帝本人亲自主持的。

由此,有许多大臣也在当时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康熙皇帝似乎有意要传位给胤禛。

康熙皇帝去世的时候,胤禛大约40多岁,也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但当时的情况八阿哥胤禩已经获罪,失宠于康熙,14阿哥胤题长期在外用兵对朝政并不十分了解。

剩下的竞争的众阿哥里面就只剩下了三阿哥胤祉了,只可惜的是胤祉虽然年长,也有点才学,但是似乎不是个适合搞政治的人,而且也缺乏深谋远虑的智慧。不足以与胤禛相抗衡。

少年时期的乾隆皇帝

四皇子胤禛,办事麻利果敢坚决,凡是康熙皇帝交代的政务都能够竭尽所能去办得很好,而且每一次都能让康熙皇帝感到非常满意, 由此专家们推断,在康熙皇帝去世前,种种事情都表明,胤禛继位的迹象其实已经十分明显。

或许继承皇位对于四阿哥胤禛来说,早已经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胤禛也没有必要去冒风险,发动政变,篡改继位诏书。

据,康熙皇帝临终之时,取下了自己身上所挂的念珠,交给四阿哥胤禛,并对他说:“这是顺治皇帝留给我的东西,现在我把它交给你,你要好生保管……”

作为一个局外人,朝鲜人的记载应该是更真实,客观可信的。

由以上这些史料中,我们可以得知,康熙遗诏其实体现了晚年康熙的真实意愿,

他最后让四皇子胤禛继承皇位和大统,极有可能是康熙皇帝对于众位皇子长期观察和思考后做的慎重决定……

众位网友对雍正皇帝继位一事有什么自己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明月天涯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