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很让人痛心的一首诗,短短二十八字,不忍卒读

文化 网编 2023-03-07 11:11 485 0

纵观我国古代史,它可以说是由一次又一次的战争相连而成。自秦王一扫六合开始,王朝霸业就始终占据在帝王心头。然而战争所带来的,却是无数家庭的妻离子散,无数将士的为国捐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这两句诗,便高度概括了我国封建时代,大大小小各种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唐诗中很让人痛心的一首诗,短短二十八字,不忍卒读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己亥岁》,便是一首关于战争的经典作品。它出自于晚唐诗人曹松之手,是曹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至于曹松在诗中所描写的战争,根据己亥岁即乾符六年(879年)来看,我们可知它描写的是安史之乱后,唐末唐王朝与起义军之间的战争。虽然这首只有短短二十八字的小诗,还远远不能将战争的史实详细地写出来。

唐诗中很让人痛心的一首诗,短短二十八字,不忍卒读

但是诗中所概况的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却是我国千百年来封建战争的实质,可谓写得入木三分。尤其最后两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字字泣血,让人不忍卒读。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曹松的这首《己亥岁》: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诗中很让人痛心的一首诗,短短二十八字,不忍卒读

首先,诗的前两句“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即富饶的江南各地也都成了战场,随战争而来的便是生灵涂炭,百姓想要打柴割草都成了难事。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得名。据史料记载,唐代末年发生了大规模农民起义。而唐王朝进行了穷凶极恶的镇压,大江以南也成了战场。

唐诗中很让人痛心的一首诗,短短二十八字,不忍卒读

虽然曹松这里没有详细的叙述战争情形,但“战图”二字却早已经说明了局势之乱、范围之广。而它带给百姓的灾难性后果,便是成千上万人难以维持生计,甚至还要为了躲避战争而逃亡。“生民何计乐樵苏”,本来百姓以打柴割草谋生就十分艰难了,发生战争后,其艰辛和痛苦可想而知。

然后,我们再来看诗的后两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即请你不要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这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兵的生命啊?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封侯事”,是有史实根据的。即公元879年,镇海节度使高骈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功绩”而受到封赏。

唐诗中很让人痛心的一首诗,短短二十八字,不忍卒读

这所谓的“功绩”,就是“万骨枯”,功在杀人多。显然,曹松这两句诗旨在披露将军的封侯是用士兵牺牲的高昂代价换取的。“一”与“万”、“荣”与“枯”的强烈对照,让人十分痛心。但话说回来,“一将功成万骨枯”,也可以说是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且具有很强的典型性。

唐诗中很让人痛心的一首诗,短短二十八字,不忍卒读

纵观曹松的这首诗,它不仅高度概况地写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还揭示了千百年来封建战争的实质,即以取首级之数计功。因此,曹松的这首诗,可谓字里行间有着斑斑血泪,令人不忍卒读。而我们今天再读曹松的这首诗,再读“一将功成万骨枯”,便会由衷地感到和平的可贵。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