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领手握30万大军,十战奠定中国百年雏形,却因拒绝称帝惨死

综合 网编 2022-08-04 15:24 457 0

公元前一百九十六年的冬天,韩信忐忑地入汉宫,他有不详的预感,但又不愿意去深想,临行前他的幕僚反复跟他讲刘邦心性的险恶,他不听韩信是如何死的,他当然知道刘邦猜忌心重,只是他没想到,死亡来得如此之快。

临死前,韩信后悔地大叫:“我后悔没用蒯彻之计,反而被一个妇人所欺诈,这难道是我的命吗?”他的声音久久回荡在大殿中,无比凄厉。

韩信是个能将,他的才能不仅让刘邦信服,也让刘邦恐惧。韩信在刘邦和项羽胶着的时期毅然投靠刘邦,等于给刘邦团队增加了一个重重的砝码。

当时有这么一句话:“二主之命悬于足下,你要帮楚,楚就赢了,你要帮汉,汉就赢了。”既然他有这么大能力,为啥不独立,为什么不称帝呢?

其实韩信最好的机会就是刘邦跟项羽胶着的时期,这时他只要多一点刚毅,决裂出两个团体,他就可以让楚汉变成三国局面,而中原鹿死谁手,还并不一定。

韩信脱离刘邦自成一国的时机应该在他灭了项羽派来攻打他的龙且大军的时候,当时项羽派人来说服他,他拒绝了。蒯彻是谋士,他是第三方,他劝说韩信趁机独立,而韩信却犹豫了。为什么?

韩信顾念刘邦“解衣推食”的恩情,不愿意背弃刘邦。我们知道韩信是古代的“士”,“士”是有原则有底线的,也是比较狗血的,“士为知己者死”,韩信始终不能忘记在自己倒霉得不要不要的时候,项梁项羽根本不拿他当盘点心的时候,刘邦是怎么尊重他的才华,怎么一步步的让他掌控军权的。那种毫无理由的信任,足以让他想起来热泪盈眶。

但韩信毕竟是个能人,一个能人,就不甘心永远屈居人下,就想做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称帝”。韩信的野心在打攻打齐国的时候暴露无疑。

很有意思的现象,他既然不愿意背叛刘邦,又为什么趁火打劫要刘邦封他做“齐王”呢?

蒯彻给韩信出的第一个计谋是攻打齐国,可问题是刘邦觉得联盟比较划算,联合齐国是轻而易举的,根本不需要攻打,但韩信渡河打齐国了,齐王被激怒了,把郦食其煮了,刘邦无故失去一个能臣,心中的恼火可想而知。

在这个时候,韩信竟然提出代理齐王,刘邦差点气疯了。在张良陈平的劝说下,刘邦咽下这口气,可内心对韩信早已恨之入骨。

此时韩信讲起所谓的“义”,我们有理由相信,韩信真心不是要谋反,而是要守住“士”的节操。如果他铁了心要谋反,总会找到一个好的时机。

有人说,韩信担心自己实力不够,这也有道理,刘邦无时无刻不在牵制着韩信,提防着韩信。

我们知道韩信是大将军,汉家兵马都归他管制,而在韩信攻伐其他国家的时候,刘邦都安插一些亲信,在我们现在看来就是“间谍”,刘邦安插的人比如灌婴、曹参都是沛县集团的,在中国文化纽带种,都是一个县出来的忠诚度是没问题的,即使韩信出钱买,也买不到同乡的情分。

平定齐地后,刘邦对韩信很不放心,不断地剥夺他的军权,刘邦今天来“借兵”,明天来“借兵”,不停地将军队从韩信手中夺走,让他再招募新人。后来韩信打项羽,用了很多“阴招”,比如切断粮道,轮番出击,这才击败项羽。

郦鸢是韩信什么人_薄姬是韩信送的吗_韩信是如何死的

从他作战的手法看,他手中的精锐力量不多。

韩信错就错在他听了蒯彻的话,但又没听到底。蒯彻这是西医疗法,下得是猛药,开始的药下的猛,后来断药了,反而让刘邦钳制住了韩信的力量。

韩信利用计谋打下齐国,他得到的是齐国的国都,而不是所有的齐国土地,齐国的土地大部分在田氏手里,这造成他的根基不稳。

韩信拿下齐地后,他的实力看似增强,实则被削弱,实在是韩信的谋略不够。他选择要了虚名,等于提前宣战,而他又出于对刘邦恩情的眷念不肯撕破“士”的情感“遮羞布”,导致自己陷入被动,最终被刘邦用计捉住。

而韩信大喊他是死于妇人之手,这个妇人指的是吕雉。吕雉虽然心狠手辣,但韩信也是优柔寡断。韩信不是死在吕雉手里,而是死在自己的性格上。

楚汉之争,笔者看来韩信并非全无机会。

韩信总之来说算是一个重情义的男子,他的一生女人不多韩信是如何死的,一个女人是青梅竹马,后来嫁给他人,丈夫死后韩信又遇见她,就娶了她。一个齐国贵族,她要求韩信帮她复国再娶他,等韩信成了“齐王”,就去娶了她,那时她已经三十多岁了。

这些与爱情有关的八卦写给看客一乐,而韩信这个人物身上的悲剧因子,也是挥之不去的。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