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三线企业”?

社会 网编 2023-03-11 19:21 424 0

  20世纪60年代,中国政府为了应对复杂的国际政治局势以及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做出了“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的战略性部署。其重点步骤之一就是在中国广大的西部和西南部偏僻山区建设工业基地,特别是军事工业基地。以期在战争爆发的时候,能够保存工业的生产能力。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大批原来在东部相对发达地区的企业,向西部和西南部山区进行了搬迁。这种搬迁不仅仅是硬件设施,也包括这些企业的干部和工人。政府提出的口号是“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身献子孙”,要求这些背井离乡的员工扎根山区,一代一代地延续对国家的责任。

  1964年至1980年的三线建设,在中国当代史上,是一个规模空前的重大经济建设战略。长达16年、横贯3个五年计划的时间里(如果算上三线调整改造,则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国家在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2052。68亿巨资(占同期全国基建总投资的39。

  01%);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上千万人次的建设者,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感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露宿风餐,肩挑背扛,用十几年的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形成了中国可靠的西部后方科技工业基地,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布局,带动了中国内地和边陲地区的社会进步。由于历史的原因,“三线建设”曾经是个神秘的字眼,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公开见诸报端,如今也鲜为当代青年人所知。当年三线建设的决策是如何作出的?十几年的三线建设是如何实施的?三线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存在怎样的失误?三线建设者的青春、命运和悲欢,有着怎样的传奇?这些问题不是一一都能回答的,但是有一点说是-他们为祖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绝大部分三线企业都调迁到一些相对发达或者需要工业带动的新兴城市。

  有些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失败了,而有些企业得到了良好发展并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