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战国时期韩国的王称呼是韩昭侯,而不是韩昭王?

综合 网编 2022-07-15 14:27 562 0

谢邀。

个人说观点。

公元前445年,三家分晋的时候,魏斯、赵籍、韩虔各自立国。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这三家都是侯爵。称王是战国自封的。周威烈王自己不过是王的称号,他韩国怎么封王呢?

这个韩国和古韩国不一样。最初,周武王的大儿子姬诵当了周成王。成王封弟弟叔虞为晋侯;成王还有个老幺弟弟,被封为韩侯。这是古韩国的来由。

古韩国和晋国毗邻。公元前757年,晋国灭了兄弟之国~古韩国。应该说,晋国姬氏统治者不是什么好玩意,称得上是内讧第一,和晋国做同族也真是够倒霉的。

后来,晋国六卿里面的韩家,本来也是姓姬的。史载,韩氏部族乃周武王后裔,迁入晋国后被封于韩原。但是此姬非彼姬,彼姬已经没了。

晋国六卿的韩氏,建立韩国,封侯之后,还不满足。公元前325年,魏惠王在巫沙会面韩威侯,并尊其为王。公元前323年,韩威侯响应魏国公孙衍“五国相王”行动,正式称王,即为韩宣惠王。

对,你没看错,这个一心一意劝大家封王的魏国也不是古魏国,而是三家分晋的魏侯。那么古魏国哪里去了呢?

成王时分封姬姓同族,其中一个叫魏伯,掌管古魏国。公元前661年,晋国灭了古魏国。晋献公把魏地封给了晋国魏氏的祖先毕万。

说起来也搞笑,毕万也姓姬,祖先是周文王第十五子秦惠文王王后,姬高。姬高封地在毕,后人叫他毕公高。他的后代中断了封爵,变成平民流落四方。到了毕万这一代,做了晋献公的大夫。

晋国不是什么好玩意儿,古韩国是他灭的,古魏国也是他灭的。三家分晋,我感觉是一种报应。除了赵国姓嬴,晋与韩魏可都是姓姬的。亲戚打架就是这样,丧天良的叔伯,没人性的堂兄弟。

~~~~~~~~~~~~~~~~~~~~~~

补一下姬姓王族故事

1,古韩国与古魏国的封国来由:都是姬姓王族

古韩国和古魏国是西周初年就分封过的诸侯。古韩国是周武王小儿子的封国,直系血统,是侯爵。魏伯是周成王册封的姬氏族人,血统上淡了一点,低一级,爵位是伯爵。

2,姬姓王族的内斗冠军:晋国的黑历史

晋国是姬姓内斗最厉害的诸侯国。他家不仅擅长关起门来自己和自己内斗。他家对外国的姬姓诸侯下手也黑。

公元前757年,晋国灭古韩国。

公元前750年,周平王20年,周携王21年,晋文侯破莫城,杀死了西周最后的中兴之君周携王,结束了二王并立的局面。这是姬姓诸侯攻杀天子的极度恶劣的行径。没人管呀,自此,周天子就成了摆设,周平王也没啥威信。

公元前678年,晋国内讧。曲沃武公的姬姓庶系抢了翼都公室姬姓嫡系的政权秦惠文王王后,称曲沃代翼。

公元前661年,晋国灭古魏国,霍国和耿国。

公元前655年,晋灭虢,灭虞。

公元前635年,晋灭原国。

再后来重耳欺负许国、曹国、卫国和郑国就不必说了。

~~~~~~~~~~~~~~~~~~~~~~

春秋无义战,战国竞交兵。这都源自分封制度。西周尤其爱分封,姬氏血统遍布天下。

西周创立的时候,从商纣那里抢来的土地很辽阔,加上周边少数民族部落很多,为了便于统治,于是,“文武成”三朝,一共封了七十一个封国,其中姬姓本家五十三个。

1,最尊贵的六个公爵,照顾上古圣贤的后裔,最高爵位封给他们,让他们还在原来居住地立国。蓟国黄帝后裔,焦国炎帝后裔,祝国唐尧后裔,陈国虞舜后裔,杞国夏禹后裔,宋国商汤后裔。

另外两个公爵,是周武王的两个叔叔,分封东虢国和西虢国,分别位于洛邑和镐京附近,世代拱卫天子。西周末年,二王并立,就和西虢国有关。

2,侯爵是奖励给真正的开国元勋,主要是姬氏和姜子牙这类姻亲。

周武王的同母兄弟-鲁候周公姬旦,管候姬叔鲜,蔡候姬叔度,卫候姬康叔,滕候姬叔绣。

周武王大儿子姬诵是周成王。成王封弟弟叔虞为晋侯;成王还有最小的弟弟,被封为韩侯。而且古韩国和晋国毗邻。成王这两个兄弟都是侯爵。另外成王还有两个兄弟,一个封在邘,一个封在应。这四国都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兄弟及京畿屏障。

周武王的岳父是姜太公,大儿子封为齐候,二儿子封为纪候。

3,伯爵奖励给武王的姬姓同族兄弟

周武王的异母兄弟-曹伯姬叔振铎,成伯姬叔武,霍伯姬叔处。周同姓功臣-燕伯姬君奭,魏伯姓名不详。这里的魏伯,并不是战国那个魏王。战国魏氏姓姬,祖宗是姬高,封于毕,也叫毕公高。

4,到了西周后期,周宣王时期,又封了异母弟王子友为郑伯,注意,郑为伯爵,后世称郑桓公。这是西周最后一个有畿内采邑的诸侯。后来,郑桓公觉得西周衰弱,少数民族和部落离镐京很近,留在镐京周边有危险,就向洛阳附近迁徙。

周幽王时期,宠爱褒姒,废王后申后及申后所生太子宜臼;废长立幼,改立宠妃褒姒为王后,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申后及太子宜臼被迫出奔至申国。国君不遵循礼数,引来祸端。

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联合缯国及犬戎进攻镐京,杀周幽王和郑桓公,劫掠镐京。犬戎杀王子伯服,执褒姒以归。这是周朝混乱的开端。申侯间接灭亡了西周。

后来,申侯、缯侯和许文公等立宜臼为周天子,即周平王。而西虢公翰,则在携拥立周幽王的弟弟余臣为携王。西周形成二王并立的局面。

诸侯们对选择周平王还是周携王存在争议,干脆也就不再朝贡天子。周平王比较喜欢招揽人心,承诺给郑国、晋国和秦国更多发展机会,承认他们可以通过武力兼并或者其他方式,取得其他诸侯的土地。所以郑国、晋国和秦国都投奔了周平王。

之前说过,郑桓公时期就搞了郑国东迁。公元前769年,郑国武公灭郐。公元前767年,郑国武公灭东虢国。东虢国和西虢国是兄弟之邦。周携王是西虢公立的。郑国本来就担心携王翻旧账,找麻烦。这时,晋国作为老牌诸侯,发兵把周携王给杀了。这正好中了郑国下怀。

鉴于周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非兄终弟及,因此有人说周平王是正统,携王为权臣擅立。也有人说携王是贤君,守护西周二十余年。

战国楚简《系年》的出土,证明周携王当政期间,可能对数代天子的基本国策有重大改革,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结交犬戎部族,南通荆楚,为政较为宽裕慈仁,死后上谥号为惠王。

4,其他分封

据说赵氏,嬴姓。源自周穆王时期的造父。造父擅御,就封于赵城,立赵氏。造父侄孙赵非子封于犬丘,建立秦国。所以一般认为,秦赵同源。

周幽王大夫赵叔带被人进谗言,免官。随后,赵叔带舍弃了周王室,投奔了晋国,建立晋国赵氏。

评论区